《鲜生史》(第二季)再度聚焦先生笔下的美食,重识美食里的先生。本季选取了在宋、清、当代等饮食文化蓬勃发展的时期中,久负盛名的四位先生:陆游、袁枚、李渔、汪曾祺,通过挖掘他们笔下的美食故事,展现中国文人独道的饮食观。
历时8个月,行程数万公里,遍访选秀群星。愤怒,尖锐;矛盾,不解;感恩,纯粹…《选秀纪》以最真实客观的记录,还原被掩藏在时间里的秘密。选秀十年,真相掷地!
三集纪录片《行藏》以行经成都至拉萨的317国道为主线,从成都开始,沿路而上,沿路经过汶川、阿坝、马尔康、色达、炉霍、甘孜、德格、昌都,直到拉萨,全面展示317国道沿线的藏区自然风光、人文景观,深入介绍沿线的历史传说、生态现状、百姓生活和社会经济发展。
这是一部以自然地理为线串联食材,以不同环境给予同一地区居民不同的物产资源,并用这些资源创造出食物的故事为线索,讲述人与自然,人与土地的故事。本片以辣椒为线索,探寻贵州种植、使用辣椒的历史与现实,展现这一独特食材改变贵州人生活的故事。
1350年前,唐朝僧人玄奘从印度取经东归时,曾经历经重重困难,翻越帕米尔高原,在他的记述里,这里有一个建在石头上的神秘王城,一个与汉族公主有关的建国传说,还有被风雪埋葬的1000头骆驼的恐怖故事。当年玄奘究竟是怎样穿越帕米尔的?1000多年后的人们能否找到当年的历史线索?玄奘记述的地理状况是否是真实可信的?经过了一千多年的变迁,那里又变成了什么模样呢?考察队进入帕米尔高原,历经艰险,寻找千年前的东归古道。
《下酒菜》为国内首部酒食文化纪录片,以独特视角聚焦非“主流”菜美食-下酒菜,讲述不同地方极具特色的美酒和风味各异的“下酒菜”,探寻美酒佳肴背后的故事,真实展现有酒有菜快意人生的内涵与江湖风味。
本季节目延续第1季的基本叙述逻辑和影像风格,深入8个城市,一探本土美食大咖的精湛技艺,呈现最美味的宵夜、最地道的人情,以及那些既日常又传奇的市井生活。宵夜抚慰人心,除了丰富多彩的美味诱惑,本片还将呈现中国各个城市的活力,探讨平凡市民的生存之道,寻找超越时间的坚韧和信心。
由陕西省委宣传部和陕西广播电视台联合摄制的五集纪录片《西出长安》将于4月22日至26日晚间22:09在央视纪录片频道播出。
腾讯视频美食纪录片《向着宵夜的方向3》定档,于6月19日起,每周一至周五晚21:00上线。聚焦中国各级城市的宵夜食物,用每集6分钟的时间,专注于宵夜的食物、人文与故事,在品味究极美食的同时,给予忙了一天的人们最温暖的慰藉和最放松的情绪出口。在描绘出一副中国宵夜全景图的同时,也刻画出中国普通人极具烟火气、超级愈系的生活百态。
香辣的视觉,刺激的味蕾同观众建立共情,传达“我愿意与你同甘共辣”的信息,和年轻人去展开一场湘辣味道的特殊对话。 本片将通过辣都湖南长沙的特色小吃,地位斐然的老餐馆,烟熏火燎的夜市,温暖的家常菜,极具地方特色的特色菜等五个维度,展现长沙美食的热辣与长沙人的热情。
2014年6月大学毕业季,况露骑着一辆单车,带着一套帐篷炊具,揣着5000块钱路费,还有一台卡片相机,从武汉出发,踏上了单人单车骑行中国的毕业旅行。100多天的风餐野营,10000多公里的车辙印迹。在雪山沙漠玩荒野求生,在牧民农家品边疆风情。从酷暑走到寒冬,辗转大半个中国。与上百位陌生人对话交流。边骑边拍自导自演,又跨时两年后期剪辑。凭一己之力完成了这部大型旅行纪录片——行疆!
本片是一部生动呈现关中大地乡村振兴图景的纪录片。作为乡村振兴现实题材的纪录片,全片以细腻的手法将乡村振兴进程层层剥茧,通过周至猕猴桃的小产业来洞悉农村的发展巨变。乡村振兴不仅仅是累累硕果、腰包鼓鼓,进程中农民思维的转变、农业现代化技术的发展以及管理经营方法的科学化都烙印在时代的长河里,为这片热土注入新的灵魂。
百集美食纪录片浓缩着中华美食的精髓,虽不成大统,但却是蕴藏在家家户户的民间宝藏。 小小一碟下饭菜,不仅承载着中国人的食性绝技,更渗透着中国人的家味乡情。 该系列在延续美食纪录片热潮的同时,巧妙地设置了品味百姓餐食趣味的崭新视角 ——世间纵有山珍海味、美酒佳肴,却往往是百姓餐桌上的家常小菜最受偏爱。 《下饭菜》将多方面、多维度地展现中国人的美食哲学和丰富的地域饮食文化,带观众领略中国丰富的美食地图和民间百态。 伴着家味乡情,我们要好好工作、好好生活、好好吃饭……
《香港味道》聚焦香港普罗大众的生活日常,由香港知名艺人带领,走街串巷,探寻香港电影中经典美食,全景式展现香港美食的诞生、流变、兴盛的发展脉络,并借以传递美食背后的城市故事,展示香港人的生活哲学。以平常人、平常事、平常物的视点,向大众传达价值导向,展现香港薪火相传的创新精神。
戲棚,一座座以竹竿搭建而成的臨時劇場,每年都會出現在香港不同的角落,漁村、鄉鎮、小島與市區,可謂到處都有它們的築跡。這早於一百五十年前已出現的文化場所,是香港獨有保存的非物質文化遗產,集結戲棚搭建技藝丶民間風俗與曲藝術於一身。影片豐富紀錄這文化場所出現的不同族群:戲棚師傅如何搭建容納千人的劇場空間;鄉民如何參與娛神娛人的酬神活動;劇團如何搬演一段段扣人心弦的戲曲表演。透過鏡頭·帶蓍觀眾遊走於他們當中,傾聽他們的對話丶了解他們的生活·感受這一座座戲棚蘊藏的魅力。
该片以全景多维视角展现招飞选拔全流程,将镜头对准参加空军招飞的青年学生。通过真人拍摄、全程纪实的方式,展现广大青年学子怀揣梦想、矢志空天的青春奋斗历程,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解读招飞选拔背后的故事,既是一部了解空军招飞选拔的影像说明书,更是一部记录青春记忆的励志故事片。
七集自然人文纪录片《湘西》由湖南省委宣传部与湖南广播电视台联合摄制,拟在中央电视台纪录片频道、湖南卫视、湖南广播电视台金鹰纪实频道和芒果TV播出,制作周期20个月。
网络纪录片《乡村教师》由《老爹校长》《山与风》《她的信》《二十四人》四个单元故事组成,讲述一群默默无闻的乡村教师,步履不停、躬耕不辍,帮助一批批山村孩子走向更广阔天地的故事。该片紧扣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时代命题,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为主题,聚焦中国西南山区的一群普通乡村教师,展现他们为促进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所付出的不懈努力。
本片摄制于1949年。
《寻味顺德》由创作《舌尖上的中国》的主力团队担纲制作,《舌尖》系列片总导演、央视纪录频道项目运营部主任陈晓卿担任该片总顾问,《舌尖》第二季之《秘境》的导演刘硕和费牖明共同执导;著名配音表演艺术家、《舌尖》系列片解说李立宏担任解说;国内一流的文化学、人类学等诸多领域的专家学者和美食达人组成庞大的顾问团队,为该片奉献了绝佳的创意和专业的支持。 “今天是谷雨,一年前这部纪录片在顺德开始拍摄。我们走遍了大街小巷,每天都能感受到顺德带给我们的惊喜。”刘硕和费牖明说,积累了36,000分钟的原始素材,最终精剪出150分钟的《寻味顺德》,这其间,摄制团队经历了很多意想不到的艰辛。“在三集的纪录片中,我们不仅要讲述珠三角的悠久传统,向祖先的智慧致敬,更重要的是表达一个主题:在美食传统中寻找前行的力量。”他们表示,作为《舌尖》第二季的导演,创作《寻味顺德》是又一次难得的历练机会,系统学习了媒体纪录片的模式化制作,真正做到在创作的各个环节都符合纪录片国际化的规范和标准。
中国有1.8万公里的海岸线,有多样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食材资源。《小海鲜》是关于“小海鲜”的美食纪录片,从“小海鲜”的获取、烹饪、享用等角度,用聚散悲欢的故事,展示美食带来的欢乐,和人们关于家庭、友谊、自然的观念。
《乡味记》第二季在第一季的基础上做了全新改变。时长变短,内容变得更丰富,地区跨度更大。 寻味乡村,走进农家,探访美丽乡村的美食制作者,听他们讲食物背后寄托的情感,讲食物制作的传承和守望。乡村的味道是童年的味道,是家的味道,是亲情的味道,也是记忆的味道。是生命中挥之不去的味道。 追逐冷暖,乐享芳华,圆融单纯,执着风物。生活在乡村的人最敏锐的感知四季轮回,春来暑往,也知道什么样的季节是什么食材的最佳味道,什么样的制作方法才能让食材个性彰显,乡味的制作者才是真正的美食大师。
走进淄博,体会当地的市井风情和烧烤风味。
乡村携带着中华文明的基因,隐藏着中国文明演化的原动力,乡村兴则中国兴。而每位国人心中都有一个田园梦。